為什麼要投資房產基金(REIT)?到底REIT有沒有週期呢?有人說有,有人說沒有,當然坊間意見都一半半。我們可以從利率水平來思考這件事,最近10年都是零息週期,低利率水平有利於硬資產的價值,房產基金當然會受惠於低利率政策,翻看美國、日本、加拿大、歐洲REIT市場的綜合指數,大幅回調的機會真的不多,前次是在2018年特朗普任內美聯儲宣佈加息後出現,另一次就是2020年新冠肺炎爆發後出現的股市崩盤,後者屬偶發事件(長期),自疫苗上市後,雖然疫情影響力仍在,但REIT的市值已經回復不少。
其實,只要是經濟活動就會有週期,利率的調控是影響週期的一大因素,我們再簡單講一下利率因素對REIT的影響,加息很容易想像,因為REIT的運作是靠低息舉債,杠桿買資產,然後出租賺取租金及資產的升值,加息會使REIT營運困難,當然還要看該基金的LTV杠桿比率的高低,高低很難說,我們就比較同業,如果跟同業比較相對低的話就是相對安全囉。有一個名詞叫做實質利率,簡單來說就是利率減去通貨膨漲率才是實質的利率,好比說現在利率1.5%,加息0.5%,可是通膨是3%,實質利率就是1.5%+0.5%-3%=-1%,就是最近十年的常態現象-負利率。負利率有利於通膨,有利於硬資產價值上升,最近十年的REIT都是慢慢爬升,所以一旦宣佈加息不用害怕,但是通常市場會立刻恐慌拋售,因為現在利率低,通膨高,實質利率不會是正值,除非聯儲是一口氣大幅升1%、2%,不然0.25%的操作都要搞過3、5、7年才有機會把實質利率加到正值,通貨膨漲不好對付,加一點點息不會太快看到效果,但加息太猛,經濟體掛了也是難受,市場把房產基金砍下來就是好的吸納機會,前提是該標的沒有嚴重的財務問題。
投資房產基金的好處其實就是可以無聊操作,不用花太多時間盯盤,人生可以做的事情很多,我想不會有太多人把財經理財當做興趣。REIT不需要太多的技術分析,相對適合位置進場就好。我個人現在手頭上最大的倉位是日本房產基金,因為是2020年疫情價入手,升幅差不多有30%。最近開始加上其它地區,組合中加入了歐洲跟加拿大的REIT,收益也不錯,不算股息,兩個月有10%的升幅,加拿大的股息稅有點高25%,所以選加拿大REIT的偏好是股價升幅優於股息。
IB的好處,是可以很容易配置到不同地區的資產,雖然不同地區房產基金板塊的升跌都很接近,配置不同公司多少有分散風險的作用。至於很多人會先想到哪一個國家的房產基金最好呢?美國、英國、德國、日本、加拿大、香港、馬來西亞,很多國家都有房產基金,如果只看股息率的話,帳面值最高應該是馬來西亞,很多人的投資觀念會認為買房產基金當然是要買股息率最高的,這個想法不完全錯,但是對股息的理解不夠深入,原因有幾個:
1)市場不存在絕對高報酬的產品,高報酬意味著高風險,所有的報酬率都會對應相對的風險,我們參考無風險的美國長債債息率1.2%,為什麼有些房產基金會給你8.2%的股息率呢?差額的回報就是承擔的風險,假如現在這檔房產基金的風險真的不高,市場會追逐購入這個資產,屆時股息率也會降下去,你要記住一點,散戶絕對不可能會比市場更早發現套息的機會,換句話說,今天你依然能夠8.2%進場,一定要有某種風險需要承擔,這是市場給出的訊息。
2)投資最重要的是要看回報率,很多時候回報率最高往往不是股息率最高的股票,不單單是說FAAG或是特斯拉這些股票,REIT也是一樣。報酬率的計算是股息率加上股價的差價,又有很多人會問,存股不是不要看股價,一直死抱收股息就對了嗎?如果你這樣想話,是預設了該公司的股價一直小波幅移動,假如你投資的公司股價年年往下跌,你收回來的股息才剛好等於股價的下跌,這樣你的投資有回報嗎?沒有嘛,投資沒有增長就是虧損嘛,因為無風險的投資增長是1.2%,就是我什麼都不做也應該要獲得1.2%的回報。
如果我們再一次思考投資哪一國的房產基金,我想答案應該不會立刻想到馬來西亞,我沒有說馬來西亞REIT不好,只是提醒大家不要想著立刻從股息率去作判斷,而且我可以告訴大家,通常股息率5%以上的REIT,時間為縱軸,股價為橫軸的時間股價圖會成平線,因為股價的增長都用作股息發放,留在公司繼續發展的資金不多。相反,只給2-3%股息的REIT,股價增長的動能要好一些,股價升值加上那一點點的股息,這些房產基金的年化報酬率能夠達到10%,其實已經是非常不錯的投資選項,房產基金回報率的上限基本上都是這樣子,所以不需要太費心去尋找更高的報酬,因為會是很費力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