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然想寫一點東西來總結一下一年多以來的跑步歷程,雖然不是很長的時間,認真算起,應該只有1年零5個月,其間完成的賽事有1場10公里,1場半馬,2場全馬,至於成績嘛,嚴格來說算是普普通通完成囉。這些日子,我覺得對於個人最大的挑戰是,傷患問題,從大學時代在足球場上奔跑以來,傷患就從未停過,到了現在年紀漸長,骨頭更顯得脆弱,跟人家碰一下就是要痛個一星期以上,而且我是一個不怎麼喜歡跟人正面衝突的人,與其訓練肌肉來跟人家對撞,還不如選擇另一種可以讓我繼續奔跑的興趣好了。
這是衝線前的照片,訓練4個月出戰半馬的模樣,手臂擺幅過度用力,左右搖晃也很大,當時應該是後跟著地的,跑到後面5公里已經快熬不住,還不如後面的女生跑得輕鬆,神態自若。時間也是僅僅在限時2:30前回來)
(又經過一年的訓練之後,毅然出戰全馬,雖然面目依然猙獰,但步姿比較輕盈,手臂攞幅少了很多,減少不必要的體力消耗。距離雖然增加了一倍,但半程時間已經較第一次的半馬有明顯進步。分組名次48也可以自娛一下,其實只能說我這個年齡層沒什麼人去跑全馬就是啦。)
回到傷患的問題上,即使現在換成跑步,雖然沒有跟其它人的碰撞,但是仍然傷患不斷,我的跑速不高,通常是均速一個小時10公里左右的距離,步頻接近每分鐘150下左右吧,這一年從書本上及網路上看過很多不同流派的跑法,受傷的部位從膝蓋以下到腳趾頭,基本上全部都碰過,其中最纏人的無疑是足底筋膜炎,這幾乎是每一位跑者的惡夢,每天起床腳掌碰觸地板那一刻起,痛楚就會開始提醒你:「你要退休了!」,痛的地方大概是在腳掌後面部分那塊厚厚的肉裡面,普通的按壓是按不到的,可是踩地那一刻,刺痛的感覺就會立刻強烈的湧現,而且不容易徹底根治。
基本上,會形成各種各樣的傷患,我認為最主要是跑姿問題,尤其是一般人都沒有專業的教練從旁指導,往往要到受傷不能跑才(有可能)發現問題,再加上書本上或是網路上都會有各種各樣不同流派的跑法,它好像一個武林世界,雖然提供了很多不同的武功招式讓網友參考,但是修煉新的跑步招式往往又會帶來程度不一的新的疼痛,所以一定要有恆心,清楚理解其概念,再慢慢循序漸進地實際練習,不然會對身體造成更多傷害。
我一開始參考的東西,主要就是尼可拉斯博士的《跑步,該怎麼跑?》以及麥杜格的《天生就會跑》兩本書,《天生就會跑》參考的內容不多,只有某些故事情節當中描述了跑步一族塔拉烏瑪拉人的輕巧跑姿[後來發現這一小段的記載對於改善跑姿來說彌足珍貴],不過對於喜愛跑步的人來說,應該都會很喜歡本書。實際練習的指引主要就是《跑步,該怎麼跑?》裡面所提到的姿勢跑法(post method running),這本書講解很詳細,一開先從物理概念去剖析這種跑法是如何運作,網路上google一下都會找得出來,這裡我就不多補充了。書本後半部分再提供一些練習指引,我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接觸了關鍵跑法這個概念後,都會有一種如獲秘笈的感覺,一頭熱地改成前掌落地跑法上路,但不到1個月,很多人都紛紛宣佈放棄,我堅持了2個月,直到腳姆指及二指骨頭疼痛,尤其是書中一直提及最適合的著地點-蹠球部位,裡面的骨頭也是疼痛難耐,比起以前後跟觸地所引起的輕微疼痛,兩者相比下來,真的有明顯的程度之分啊。
治療期間,我開始懷疑前足落地的跑法不適合自己,我的腳掌足弓很低,踩在地上只能略略看到一小個孤口,於是找到很多網友討論前足、中足及後跟落地的討論,原來這個爭論基本上都沒有定案,怎麼找都沒有一個比較理想的說法,康復後不知怎的就改用中足部分著地,就這樣勉強完成了我人生的第一個全馬,完成時間是4:29,時間點應該是2013年12月初。全馬後兩個星期繼續跑步,接下來的練習距離開始一星期跑五天,每天10公里左右,一個月後,足弓部分持續酸痛,後跟也出現了輕微筋膜炎的症狀,每晚睡前泡個熱水,大概這段期間,跑鞋也從亞瑟士的gel-kayano18換成了亞瑟士的magicediken輕量型薄底跑鞋,去掉高緩衝的跑鞋後,情況有稍微好轉,所以我也無法確定是泡熱水治好痛楚還是換跑鞋的關係,雖然沒有實際的証據,不過對於《天生就會跑》裡面所提及的越貴越高緩衝的跑鞋,越容易受傷這個觀點我更加確信了。以magicediken跑了半年,這時候跑速基本上可以1小時跑12公里,練習時間也是1小時左右,不過,正當我考慮如何突13公里的時候,新的問題又出現了,腳踝的關節以及膝蓋附近出現疼症,曲膝的時候還會有啪啪的聲音出現,只好休息接受治療。
第二次治療期間,我再次把書架中的跑步秘笈拿出來重看,心中依然抱著一絲絲期望,一定是我的領悟力不夠才無法參透姿勢跑法的玄機,於是我一有時間就拿出來讀,到目前為止,這部秘笈總共重讀了五遍,我很納悶為什麼書裡面所解釋的概念明明就很合乎物理移動的法則,但應用在自身的身體,則無法操作。直到上個月,我偶然讀到徐國峰老師對於姿態跑法的解讀,於是我重新檢討之前受傷的原因,歸納出幾個姿勢跑法的問題,但以下僅可作為姿勢跑法的練習參考,對於是否正確使用了姿勢跑法,我本人也不太確定:
1)gel-kayano18鞋底太厚,總之鞋底太厚,對於初學姿勢跑法者,真的不容易操作,為了尋求蹠球部著地,就會不自覺地產生下踩動作,於是連帶腳姆指及二指骨頭也出現疼痛現象。
2014/03/16要練習姿勢跑法,最好是赤腳走路,再轉薄底鞋或赤足鞋練習,我一開始買了一雙newbalance的zero跑鞋,結果還是沒有姿勢跑法的感覺,後來不嫌髒地脫鞋練習才比較有姿勢跑法的感覺。
2015/07/11若要以赤腳方式尋求理想的著地點,練習地點必須是在外面的土地(泥土也好,柏油路也好),自家裡練習沒有效果,我推測是因為地面太平整,就跟穿著鞋子沒有兩樣,對腳底沒有刺激,無法充分發揮腳掌肌肉(或是足弓)的機能。詳細敍述可參看<如何草哩程?前掌著地動作再拆解>,但赤腳練習沒法在短期內有效提升里程,要捨棄長距離訓練習慣對於有經驗的跑者來說實在有違現實的需要,所以只能以較為折衷的方法,進行混合練習,以單次練習來說,只要腳掌對著地點有感覺,即可穿回鞋子作平常安排的練習,而不是練習完才脫鞋走路。
2)書裡面所提及的小馬踮步或者其它的練習方法,只是練習左右腳著地拉起來的感覺,並不是用來跑的。跑的時候雙腳的互換跟這個練習是不太一樣的,至於實際的感覺我真的沒有把握表達出來,我只能說,如果你左右腳改變支點後仍然無法有效率前進,這代表你的方法是不對的,千萬不要以蹬地或後跟過度用力後踢以達到前進的目的,這一定是超不對的,造成的後果也是非常嚴重,我的膝蓋關節裡面的疼痛至今仍無法完全根治也是由於這樣練習。
3)前足著地需要使用中足或者後跟著地不太一樣的肌肉群,而且這些肌肉群應該是平常不太會用到的,這個部分可以參考徐國峰老師的教學影片。
如果早就看到徐國峰老師的東西,我想我的練習成果可以再推前半年,不過又或者沒有經歷過這些受傷的過程,我也許不會那麼快注意到練習的重點。
總之「該怎樣練,才能跑好一場馬拉松」,對於姿勢跑法的解讀很有幫助,看完part1是主要的解讀,part2主要是練習課表,什麼easy pace、marathon pace之類的,感覺是比較進階的東西,也許以後練習會用到吧。
2015/07/11後來把影片中的課表抄考了出來,可參考<訂立24週馬拉松訓練課表>,採用科學的訓練方法比起自己亂跑一通應該會比較有效率吧。
其實只要掌握了姿勢跑法的概念,其它各個門派的跑法都很容易理解,姿勢跑法包含了兩個技藝,前足著地以及腳跟後拉的技藝,即使以後跟著地依然可以採用腳跟後拉的技藝,在google搜一下其它精英跑者的短片,如Haile Gebreselassie,它的跑法就好乎合姿勢跑法的原理,如果前面已經看完徐國峰老師跑好一場馬拉松part1的影片部分,會提到有關所以與地面的接觸的衝擊力會被骨頭及關節吸收,這樣短暫來說會讓你跑起來覺得更舒服,而前足著地則需要小腿肌肉及後跟肌腱等去吸收衝撀力,當肌力強度不夠時,一定感覺酸痛,雙腳自然就會開始減速。那所以說有部分精英跑者比賽時有後跟著地,代表後跟著地比較有效率的嗎?也許是在比賽後期有這個需要,但在平常練習時候,如果不以前足或是中足著地的話,腳跟不可能一直無償的吸收衝擊力。我想只要以正確的前足著地方法來練習一個星期,答案自然就會知道是怎樣。雙腳雖然會很酸痛,但是休息後會變得更強健。
2015/07/11今天重新再回顧之前的心得,發現以往的想法雖然有點粗糙,不過思考方向是正確的(至少在今天看來是這樣)。概念上需要補強的東西雖然很多,但又不想把以前的基本想法覆蓋,畢竟是自身過去的記憶,所以只有把不通順的地方稍作潤飾,至於較大篇幅的概念整理可參考<馬拉松三年級生的心得-速度的構想>。
Hi
拜讀了您的心得,想請教您些問題。
近期也是入手了BOSTON 12,第一次穿著在公園跑步時突然的發現自己在用一種貼地飛行的跑步感。
分析體感為類似馬克操的腳掌的蹬地方式,前期速度較快、心率穩定,但5km後小腿開始酸,心率開始上升。
上網查詢了相關資料,判斷為兩種可能。
1. 前腳掌落地。
2. 不正確的跑姿。
上週開始在跑步機每日練習此種跑步方式,小腿非常難受,跑完的泡腳、按摩後,是可以維持隔天再繼續訓練的體感。
故想請教類似馬克操的前腳掌跳蹬感覺是否為前腳掌落地跑法,如是,這樣的跑法在長距離下能堅持嗎?
謝謝您百忙中抽空回覆。
不麻煩,感謝你的閱讀。
跑步動作很複雜,我試著能不能回答你的問題,
第一,我想馬克操的動作是用來練習著地時不同肌群的使用感覺,
直接用來作長距離的跑步練習很容易帶來傷患。
第二,你說你是有前腳掌跳蹬感覺,主動有跳蹬感覺應該只存在於馬克操的練習過程中,
短跑我不確定,但長跑練習時,理論上步頻高於180下/MIN,很少會主動去跳蹬,馬克操動作融會於跑步,
所有動作都是自然而然產生,不應該有主動跳蹬的感覺。
第三,不要刻意追求前腳掌著地,在一定速度下產生前腳掌著地才是合理的事情。
第四,你可以簡單判斷一下,如果你脛骨或是前腳趾,或者前掌的骨頭都沒有痛感,
我覺得應該可以持練在這個方向改進。
第五,你可以參考騰空時間、垂直振幅、騰空比率那些數字,紀錄一下
能不能透過你的馬克操改善這些數值。
最後,BOSTON 12的觸地反饋是比前代較好而已,比較適合練習LSD,至於速度練習或是跑姿
練習,我想換成其它鞋會比較好。
不知道能不能解決你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