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東西都應該有個結束的時機,但作為筆記,我很難想像怎樣去尋找這一個時機。它不是一個故事,它沒有劇情,筆記代表的是永恒的努力,千次萬次的努力,然後將這些努力一點一滴地累積下來化成文字。對我而言,跑步是一種方法的思考,這是我喜歡的事情,我是很想永遠持續不斷地寫著,但是從每篇筆記的間隔開始越來越長,一個月甚至數個月都寫不出來一篇比較有想法的東西,與其經常想著怎樣去把東西寫出來,倒不如把這部分先放下來吧,讓心霊有更多的餘裕去尋求生命的其它可能性。
關於跑步動作的各種理論知識,在<速度的構想>一篇裡面已經詳細整理出來,接下來,我會重新回顧一些重要的問題,這個解答不一定是完美,只是我目前最能夠接受的。
關於以下的問題,最早是在2014年<關於跑步,若干零碎思考整理之二> 最初想法,藍字為2015年的更新部分,紅字為2017年的目前再更新部分,對我而言,重要的不是答案,而是思考的過程,如何掌握那個思考的脈絡才是重要的,所以我把之前的東西都一一留著。
1) 實際練習方面,著地時腳掌稍往內側擺,在效益及安全性來說是肯定的。對於這個原理,我的理解是腳掌直直往前著地時,第一觸地點會在腳姆指及第二趾之間,稍往內移後,第一觸地點會稍移到第四、五趾之間,這個做法的好處第一是符合各種文獻對於良好跑姿的基本描述,暫且當成是經驗論述。第二可以更有效觸發足弓的(肌肉?)或是功能。
即使觸地點移到第四、五趾之間,但腳掌觸地的動作仍留有很多空白的地方。體力很好的時候怎樣觸地都好像沒什麼分別,我想要在20公里練習日待體力大量消耗後再多加探索。
的確是這樣,體力很好的話很難察覺異樣,只有每天不斷消耗體力且不斷堅持感覺,才有可能發現那個微小的差異,那是能量最合理利用的方式。至於,腳掌的擺法,當時出現誤判,應該是往前直擺,且根據偏好或速度而自然往外擺。腳掌的功能很複雜,除了利用mass-spring mechanics轉化動能之外,還有就是要抵抗著地時往內側的扭力,這需要配合腳掌至軀幹的連動反應,如果忽略內旋扭力,腳踝以上的那小段脛骨會出現痛症。
2018/04/01為了要抵抗著地時的內旋扭力,結果選擇將腳掌往外擺,但隨著速度越高,腳掌變成明顯的eversion動作,完全違背了forefoot striking的理理論原則,可以參考《如何草哩程?前掌著地動作再拆解》最下面的表格敍述,所以只好將之前的推想再倒回前一個階段,內施扭力的抵抗或或解決不能再用腳掌的外側著地方法……最近在臀肌至後側大腿肌群出現一個類似三角形區域的發力空間,實際的概念仍然很模糊。每次的受傷都是一個檢視的契機,速度越快,姿勢動作的容錯率越低,能夠發現新的錯誤,感覺前面的探索也不是完全的錯誤,前往速度競賽的階段又前進了一小步。
2) 前文思考有關背屈的時機,是在第四、五趾觸地前或後的瞬間呢?我的想法是在觸地前的瞬間,至於前多少我不確定。如果在第四、五趾觸地後的瞬間再背屈的話,第四、五趾很容易成為著地點,且那個部位很容易酸痛,試幾下就會有感覺。
我想1)跟2)項合併說明會比較好,可先參考前面《如何草哩程,前腳掌落地動作再拆解》一篇,背屈這個動作很重要,背屈時機一定是在著地前,時機及省力效率分配在於自身的肌肉的靈敏度,即使背屈也不要使腳掌用力踩地,是控制腳趾向上翹,如果腳掌平放的話往上翹是比較容易,不過當腳掌處於蹠屈階段(就是類似踮腳),腳趾想要向上翹需要平日在家裡多多練習,不然會不習慣的。然後再配合1)項的做法,腳掌稍往內側擺,觸地點可更容易操作為第四、五趾之間,可是路面情況變數很多,實際時候還是要自行感覺足弓的狀況。
如果有一直有習慣使用背屈這個動作著地的話,跑完步後有一個好明顯的地方,就是腳背會很酸,實際上我暫時不能評斷那是好還是不好,但只酸不痛應該也不是壞事吧。
背屈的動作要自然產生,太早主動去做這個動作腳背會酸痛,在家裡時候可以試試看,在沒有穿鞋的情況下,腳掌觸地瞬間會自然出現背屈動作,這是最省力的時機。然而,我們穿鞋時候,因為鞋底的保護,就算是薄底鞋也一樣,因為有了外在的保護,所以腳掌會省略這個保護腳掌的動作,但是,如前所述,腳掌的功能很複雜,背屈除了減輕腳掌受到地表砂石的損害之外,更肩負了mass-spring mechanics的開啟,如果穿鞋是必需的,如何去喚醒這個背屈訊號才是訓練的重大難題。
基本上整個重點其實就是要形成自然而然的動作,將那些想法或者外部知識經過無數次的嘗試而內化到身體感知的一部分,著地時候不要想著如何把腳放下著地,前進時候也不要想著如何把腳拉起前進,整個循環就是這樣自然而然地發生。這一年的筆記大抵上都是這類抽象不明的句子,當我不知何時從姿勢跑法裡面抽離,學習其它不同類型的知識,最終好像有點回到羅曼諾夫博士的理論框架,有些東西很抽像,文字無法敍述它的意義,唯有自己重新探索一次那個過程,身體才能明確體知。
關於跑步,我的結論是沒有一套實際的套路,先練這個,再練這個,不保證能夠獲得什麼,但是不同類型的練習(不同的鞋,不同的跑姿,甚至是不同的練習方式)才可比較出能量運用方式的微妙差異。又或者從練習課表來說,不也算是一種套路嗎?從5:00配速一直練到4:00配速,或者更快,但課表的背後預設是一個人已經掌握了高效率的能量運用方式,如果本身掌握的方式不具備效率,很快就會碰上能力的界限,且配速越快,姿勢的容錯率越低。
這是我對於跑步的最終想法,「為學日益,為道日損」,先益後損,讓累積的一切知識都成為自然而然的存在。
最後再分享一下最新的跑姿比較,左邊為最近的跑姿,右邊為往年的跑姿,雖然右邊更有力量更札實,但是左邊才是輕鬆舒適的跑步方式,從數據上來看,整個著地/騰空比率都是左邊完勝右邊,左邊1.06 VS 右邊1.38,我想經過若干年的努力練習,能夠達到1已一般人的極限了。
我不知道日後會不會一直跑下去,但感覺天份這種東西已經到了極限,這是我最後想要分享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