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日雖然看了不少經濟投資類的書,但很少把心得寫出來,主要原因是我真的不太會,而且重點是越讀得多,越覺得只有努力踏實地學習才是最合乎經濟效益的事情。即使平時不一定會使用到這些衍生工具,但能夠理解期權運作的原理對於總體經濟學、股票、債券、衍生工具等等知識的整合,應該會有所助益吧。「時間,在機率的世界變得更有意義。」
一般來說,上網很容易就找到期權的四種買賣型式,LONG CALL、LONG PUT、SHORT CALL、SHORT PUT,尤其是很多證券公司的網站都會提供免費教學,教導你這四種買賣的基本操作以及灌輸你錢很容易賺的額外訊息,這裡我就不作教學,畢竟我又不是證券公司的持有人。可是,操成容易只限於買、賣的按鍵容易,當你想要了解它的定價方式的時候,基本上就不是那麼容易的一件事,股票至少可以說是供應需求未來預期定出價格。但期權的話,影響價格的因素就更複雜,例如我們以恒指期權來說,LONG長倉期權可以有CALL、PUT兩種組合,即是買升買跌,然後又有行使價,就是你預估它會升或跌到某一個價,不同的CALL、PUT及行使價都會有不同的權利金,即是成本,恒指期權1點50元,別少看這50元,升跌200點的話,己經是10000元了。意思就是你付出期權金1萬蚊權利金左右,就可以控制160萬的資產,但即使指數跌了1000點,最大的損失就是10000,所以槓桿的效果非常大。
我不是教學,還是回到一些不容易GOOGLE到的資訊吧,回到定價方式上,恒指期權不會完全反映恒指期貨的變化,因為它有「引伸波幅」以及「時間值」,「時間值」很容易理解,就是說你買了一張期權合約,它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貶值,至於「引伸波幅」這個概念就複雜很多,它反映了發行這個產品的發行商,即莊家對市場波幅變化的反映預期,簡單來說,就是莊家會將市場上有可能會出現的最大風險作一個涵數放入期權的定價裡面,以便有效控則這個巨大槓桿的風險可能性。
說到這裡,還是不懂吧。說一下定義,在金曹的書裡面講到期權定價模型的假設是常態分佈,按標準差68%、80%、90%等概率去計算一個數值的均值迴歸,我們假設引伸波幅20,一個標準差68%,意思就是一年內現價一個標準差的上落幅度大概是20%區間,用實例計算一下,恒指現時31044點,引伸波幅英文簡稱IV是20.75%,31044點X0.2X1.28=8245點,(1.28是80%標準差Z分佈的對應函數)即未來一年80%的可能性恒指會在22799~39289這個區間中擺盪,假如你需要計算的時間不是一年,是半年的話,時間上的減半不是除2,而是要開平方2,一個月的話是開平方12。
所以當我們購買一張恒指期權時,會有三個影響期權金的因素,Delta值、Theta值和Vega值:
Delta值是對沖值,期權會按對沖值減少恒指期貨的變化,可理解為對沖風險,但現值越接近行使價時就Delta值會越趨近1。
Theta值就是時間值,持倉一天會扣減的價值。
Vega值就是引伸波幅的敏感值,也就是說當VHIS引伸波幅變化值每上升或下跌一點而影響期權金的價值,VHIS其是類似美國VIX恐慌指數的波幅指數,與恒指呈反向走勢。
我們用一張LONG PUT 行使價31000的恒指認沽期權為例,
IV=19.66%
Delta對沖值=0.5
Theta時間值=17.78
Vega引伸波幅敏感值=20.66
如果我們持倉1天,恒指跌了200點,VHIS升了一點,那我們獲利如何呢?
Delta值X200點-ThetaX1日值+Vega值X1
=0.5*200-17.78*1+20.66*1=102.88點=5144蚊
基本上能夠理解期權的原理就能夠理解另外兩種衍生工具窩輪、牛熊證的運作,而且窩輪其實也就是期權的一種方式,甚至有人形容窩輪是零售,期權則是批發,可想而知批發會較零售便宜。對於上面的理解,我們更可知道這些衍生工具背後有著一套非常嚴密的統計原則支配著,所以藉著精密的計算可以使期權獲勝的長期機率提高,但是一般人怎麼可能輕易算得嬴期權操盤手背後的龐大團隊呢?至少我個人是沒有能力,即使期權制勝這個命題是成立,但作為一般人的我們應該是被制勝的分子吧。所以不要想著長期獲勝,只能當作在某種周期獲得較好的勝算而稍為娛樂一下的工具。
當然,我想我知道的只是期權運作的一小部分,反正花了時間去搞懂這個東西,就寫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