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步頻,我之前的理解是因為前進速度增加,然後就需要自然而然增加步頻來配合移動,經過細心思考,兩者的相關性並不是這麼簡單直接。根據統計,精英跑者的步頻通常是維持每分鐘180步,我想這應該是大部分精英跑者經過經驗累積而得出的最有效率步頻。至於其有效性在哪?我後面會再解釋。
即使速度高低,步頻都維持每分鐘180步這個步調應該是不變的。當然,如果以這個步頻1個小時只跑出5公里反而是相當困難的,步距太短,雙腳也是很難受的。我對於前篇有關前傾的概念,有某些地方的理解需要修正一下,不完全是因為前傾而迫使步頻提高,只是因為前傾達到某個速度後會相對更容易高步頻的情境,作為練習的感覺是可以的。正因為平常不習慣高步頻的移動,以致一旦處於高速高步頻的狀態下,雙腳因為不習慣,會更容易耗費能量,而且處於高速狀態時,腳掌著地的力量會更大,需要拉起腳掌的肌力需求也會相對增加,所以高步頻的感覺應該要在easy pace的練習當中建立起來。
接下來,我們用更量化的資料去探討一下步頻,如果假設一個精英跑者的步頻是每分鐘180下,步距是1.8米,時間跑1個小時,將3個數值相乘,可以得出以下結果,(180/min) x 60min x 1.8m = 19440m,接近每小時20公里,也就差不多等於一個精英跑者以2個小時多一點跑完42.195公里的馬拉松比賽。如果在步頻為常數不變的情況下,精英跑者的主要差別就是步距。我們先不探討精英中的精英,若只想當個還不錯的跑者,每小時跑出16公里的話,步距都需要維持1.5米,試想一想,地上趟著很多個初中生,一個接一個趟在地上,每一步都要跨出一個人的身高,到底要怎樣做到呢?如果之前看過徐國峰老師的影片應該都聽過他說,精英跑者都不是用跨步的,而是腳掌拉起後,用落下的力量前進,「拉得越高,落的越遠」的理論。可是腳掌拉到盡頭就是屁股,即使我很專心地想要拉到最高點,狠狠地踢到屁股,落下的距離也沒有1米,更遑論1.5米,對於這點,我覺得才是真正的難點。
回到實際練習上,我現在都以節拍器輔助跑步,以熟悉每分鐘180下的步頻(下載音樂類型的節拍器通常都不用付費),然後,有一樣需要同時進行的練習是,感受腳掌接觸地面時候的反作用力,這種感覺比較難以說明,有點像中午放飯永遠等不到電梯的時候,從24樓密密腳下樓梯的感覺。我想原理應該就是將落下的位能轉化成前進的動能之類的東西,我推測發動條件可能就是180下左右的步頻,因為著地時間稍為延長的話,反作用力的效果好像就會消失又或者被某個骨頭關節消收掉。
是的,所以我自己暫時也是沒有答案,希望慢慢從練習當中得出更多新的東西吧。